秧苗生长所需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秧苗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指温度、光照、氧气和水分

1.温度

一般稻谷萌发成苗的最低温度,籼稻是14℃,粳稻为12℃;在16℃以上时,籼稻和粳稻都能顺利出苗。根据原华东农科所的恒温试验,10℃时籼、粳稻都不能出苗;12℃时籼稻不能出苗,粳稻有少量出苗,但极缓慢;14℃时粳稻14天后才出苗10%,籼稻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出苗;16℃时籼、粳稻都在播后一星期开始出苗,幼苗生长良好。
现实的自然环境中,气温日夜温差大,土温也是日夜温差大,在平均气温在11℃~16℃的日子测试,平均日气温是13.2℃,土温就是15.7℃,土温比气温高出2.5℃。此外,水稻幼芽的抗寒能力是很强的,籼稻在5℃~7℃的低温下连续6天都不会被冻死,粳稻抗寒能力更强,连续几天接近零度的低温,对其成苗率的影响仍然很小。这就是生产上早春播种不一定要等到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16℃时,才开始播种的道理。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条经验,即“冷头浸种,冷中催芽,冷尾播种,回暖长苗”。

根据恒温试验,秧苗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30℃左右,最高温度是40℃左右,温度再高,不定根不能生发,秧苗生长停滞,甚至死亡。在现实生产中,日夜温差大,特别是中午,若日平均气温达到30℃,则土温就在40℃左右,有薄水层且不流动的,其水温可达50℃左右。早春用尼龙育秧的,密封下尼龙内的温度更高,这样的生态条件,往往会“煮死”幼芽或幼嫩小苗。所以,在秧田管理上,应及时排干田间水或者放流动水降温;早春用尼龙育秧的,应及时掀膜和放活水降温,以防烫死幼芽或秧苗。秧苗生长最适宜的气温是日平均气温在20℃~25℃。

2.光照

光照是秧苗生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有光的条件下,种胚长出的子叶才能现青发绿;才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根系吸收来的外源物质如水分、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发育;才能从从属营养期安全过渡到独立营养期。如果三叶期前阳光不足,秧苗不能现青发绿,叶色淡白,叶片和叶鞘细长柔软,秧苗细弱,那么,秧苗一定会饿死在三叶期。所以,秧苗生长要求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有机物质积累多,才能培育壮秧。

秧苗生长期间,光能的利用与秧苗密度和植株个体的叶面积有相关关系。一般来说,播种适量,苗株营养面积适中,植株生长矮壮,叶片长宽适中而厚实,叶片寿命长,总叶面积就大,光能利用率就高;反之,播种量多,苗株营养面积小,秧苗细小而徒长,叶细长,下层叶受荫蔽易枯死,总叶面积小,光能利用率就低。所以,生产上应播种适量,创造良好的秧田环境,使秧苗群体与个体都获得最佳的光能利用,再加上肥水管理的配合,促使秧苗积累大量有机物质,促进根、叶健壮生长和根、叶原基健全分化,为培育壮秧打好基础。

3.氧气

氧气的供应状况,对谷种长成秧苗极为重要,对代谢途径和器官的产生尤其重要。从谷种萌发至成苗,有三种发展阶段不同的器官。
第一种是细胞分裂已基本完成的器官,如胚芽鞘,它的生长主要靠细胞的延长和体积的增大。这一时期

对氧气供应的要求并不严格,谷种只要有水就能生长,往往在淹水缺氧情况下,生长素得到保护,生长迅速。
第二种是细胞分裂尚未完成的器官,如两个幼叶,它的生长既依靠已分化细胞的增大,又依靠新细胞的不断产生。这一时期对氧气供应的要求逐渐提高,以满足其较大生长量的需求。

第三种是尚未分化出来的器官,如种根等,它的生长必须以生长点的细胞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为起点。这个时期要求氧气供应充裕,因为第三发展阶段的器官的产生,必须以大量的蛋白质合成为基础,这都需要通过有氧呼吸产生能量和中间产物,才能促成新器官的形成。水稻的根和茎的生长点,以及新的根原基、叶原基、分蘖原基的分化形成,都是依靠细胞分裂的,都需要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以产生能量并供应物质。而在缺氧时,不仅不能产生足够的能量和物质,形成不了新器官,而且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也会抑制细胞分裂。

根据研究,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由胚根发育的种根伸长很快,在22℃的温度下萌发后10天,就可出现5条芽鞘节根,长度接近种子根,并且发生分枝根。在缺氧条件下,即使谷芽鞘拼命伸长,萌发后10天,仍保持原有器官,没有新器官形成。

根据研究,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由胚根发育的种根伸长很快,在22℃的温度下萌发后10天,就可出现5条芽鞘节根,长度接近种子根,并且发生分枝根。在缺氧条件下,即使谷芽鞘拼命伸长,萌发后10天,仍保持原有器官,没有新器官形成。

  1. 水分

水分是秧苗生长和维持生命的重要因素。稻谷萌发后,体内的生化反应都应在适宜水分的条件下进行,酶的活性、物质的转化、新器官的产生和根叶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分。但是,水分并非越多越好,因为秧苗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对水分的生理需求是不一样的。

萌发的谷芽播在秧田后,至二叶期前,谷芽的生长仍保持着“干长根、湿长芽”的特性,因此,田间应保持土壤湿润,土壤持水量应有70%~90%。土壤水分过多,不利于谷芽对氧气的吸收;土壤水分过少,又会抑制谷芽的生理活动,不利于秧苗生长。二叶期后,秧苗的需水量逐渐增大,此时秧苗体内需要的氧气大多数从根系吸收,因此,田间可灌薄水,适时落干,调节土壤中的水与氧气的关系,才能有利于秧苗的生长。

早稻育秧,天气比较寒冷,在做好防寒措施以外,田间用水应做到“夜灌日排”,提高土壤温度;晚造育秧,正值盛夏,气温高日照强,此时应“日灌夜排”,即白天高温来临之际放流动水降温防晒,傍晚排干水。大田育秧的,秧苗三叶期后进入分蘖期,应做到“薄水勤灌”,充分利用光源,促使秧苗早分蘖、壮分蘖。所以,在秧苗田间管理上,以水调气,以水调温,及时施肥,是培育壮秧的基本要求。

声明:本网站的所有创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视频、音频等,均为本网站的原创作品,除非特别注明或标明出处。未经本网站事先书面同意,任何个人或组织严禁以任何形式复制、盗用、采集或发布本网站的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或其他各种媒体平台。如果本网站的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请您联系我们,我们将积极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
作物知识

什么是合法合格的杂交水稻种子?选购杂交水稻种子时的注意事项

2021-1-4 15:29:14

作物知识

水稻种子的条件和过程 水稻种子在水中为什么能发芽

2021-2-16 22:19:2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