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药剂的药效减退或药效不佳等现象并非是由有害生物产生了耐药性的缘故,而是由于其他某些原因。当使用药剂防治病虫草时,如果发现有药效减退现象,不宜仓促做出结论,认为是有害生物产生了耐药性。须知,耐药性的形成是有害生物体生理机制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不是肉眼所能直接看到的,必须从多方面加以调查、分析,及某些用来比较的测试手段与方法,才能得出可信的结论。
首先可根据以下四方面来考虑是否发生了耐药性问题。
第一,耐药性的出现,一般都不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的。在出现药效严重减退现象之前,必定有一段药效持续减退的过程,这个过程因病虫草害、药剂种类不同而有长有短。对于1年内发生世代很多的害虫,如蚜虫、螨类、白粉虱、蚊、蝇等,用同一种农药多次反复喷洒,耐药性出现的概率就比较高,例如用溴氰菊酯防治棉蚜,连续2~3年后棉蚜就产生耐药性。对于1年内发生世代少的害虫,如多种鳞翅目、鞘翅目害虫,则往往要经过几年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后才有可能表现出耐药性现象。稻飞虱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耐药性发展是较缓慢的。而甜菜褐斑病对多菌灵的耐药性发展相当快,仅需2~3年的时间。
耐药性是个群体概念。单独的抗药个体不能表明有害生物已产生了耐药性,而是要经过农药的不断选择,及有害生物的多代繁殖,将抗药能力遗传给后代,当抗性后代达到一定的数量,形成了抗性种群,才能认为是产生了耐药性。
第二,用药剂防治的有效使用浓度或用量发生明显的逐次增高现象。
第三,防治后病虫害回升的速度比过去明显加快。
第四,耐药性的发生,在一定范围地区内的表现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多数地区的农田虽由农户分片承包,但却是成百上千万亩地连片种植同一种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只要作物品种和栽培条件基本一致,一般来说耐药性的表现不应有太大的差别。若在某一部分田里药效好,而另外一部分田里药效很差,就不能轻率做出耐药性现象的判断。
当初步确诊是耐药性现象,就应做小区药效比较试验,其方法是:选择比较平整而且肥力均匀、作物生长比较整齐的地块,划分小区,每小区15~30平方米,每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排列,并调查每小区虫口基数;把某种药剂配成3~5个浓度,其中最低浓度为常用浓度,其余浓度可分别比常用浓度提高20%、40%、60%、80%、100%等;把配成的各浓度药液准确地喷施在相应的小区内,经一定时间后(如24小时、48小时……),调查各小区残存虫口数,与施药前虫口基数相比较,计算虫口减退率或防治效果;如果常用浓度的防治效果确实降低了,而提高了浓度的各处理区的防治效果都相应地提高了,就可初步判断确实存在耐药性问题,这样,就应采用毒力测定方法做进一步的确诊。毒力测定需要具有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可请有关单位进行。
欲预防和治理有害生物的耐药性,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发展的因素。
前述耐药性的形成,是一定浓度的药剂对某一有害生物种群中敏感性不同的个体发生汰选的结果。因而,有人认为,药剂的浓度(或剂量)越高,则被杀死的有一定耐药力的个体就越多,但残存的个体数是少了,其耐药力却特别强,繁殖的后代往往是耐药性很强的种群。也有人认为,长时间多次的低浓度(或剂量)处理,会诱导有害生物产生耐药性。此外,有害生物产生耐药性还有更深刻的生理生化方面的内在因素,也有农药应用技术方面的因素。为预防和治理耐药性,目前一般采取的主要措施如下。
(1)轮换用药 就是轮换使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类型,以切断生物种群中抗性种群的繁殖与发展速度。例如杀虫剂中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沙蚕毒素类、苯甲酰脲、烟碱类、生物源杀虫剂等几大类,作用机制都不相同。同一类杀虫剂中无交互抗性的品种间也可轮换使用,例如对乐果产生抗性的棉蚜,改用杀螟硫磷防效仍好。
在杀菌剂中,一般内吸杀菌剂比较容易引起耐药性,如苯并咪唑类的多菌灵、苯基酰胺类的甲霜灵和霜灵等,但保护性杀菌剂不大容易引起耐药性,像代森类、福美类的有机硫杀菌剂,无机的硫制剂、铜制剂以及百菌清等,都是与内吸杀菌剂轮换使用的较好品种。
除草剂的耐药性虽不及杀虫剂、杀菌剂那么严重,在我国大面积应用除草剂较晚,杂草耐药性问题不明显,但近年来也已发现稻田稗草对丁草胺产生了明显抗性,某些阔叶杂草对莠去津产生了抗性,今后随着单一作用靶标除草剂品种增多及迅速应用,杂草耐药性势将随之加重。除草剂化学结构类型多,为轮换使用提供了较多的选择机会。
(2)混合用药 两种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可以延缓耐药性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多菌灵与三乙膦酸铝混用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甲霜灵与代森锰锌混用防治霜霉病和疫病、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混用、苯丁锡与硫黄混用等,都是较为成功的混用方案。一旦耐药性出现,采取混合使用或改用混剂往往也能奏效。但必须注意,混剂也不能长期单一使用,以防有害生物产生多抗性。
(3)暂停使用已有抗性的农药 当一种农药已经引发了耐药性以后,可以暂时停止使用这种农药,使耐药性逐渐减退,甚至消失,然后再重新使用。
(4)讲究施药技术,提高施药质量 包括施药时期、使用浓度或剂量、施药方法和使用次数等。
前已叙及农药的使用剂量或浓度,对生物种群会发生选择作用或诱发作用,因此药剂的使用剂量或浓度不宜任意改变。有些防治人员,在配药时怕防治效果不好,盲目加大用药量,虽然在短期内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但也很快使这种有害生物对这种农药产生了耐药性。也有的防治人员,配药时不认真量取用药量,随意加大或减少了用药量,同样会诱发生物产生耐药性。
现已发现,农药在田间的不均匀分布也是引起耐药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造成农药田间不均匀分布的原因,一是施药时喷撒(洒)不均匀;二是作物生长形状影响药剂在植株各部位沉积的均匀性;三是选用的农药剂型和制剂质量,如喷雾法所用的液剂及可对水配成喷洒的药液,其润湿性差,就难于与有害生物形成有效接触,一些耐药力较强的个体就容易存活下来,繁殖耐药性后代。
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用药技术,这也是避免和延缓耐药性产生的重要途径。